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3/09/21

音響墊材大車拼 黑金石 vs. 龐貝石


        黑金石與龐貝石於 2009 年時進了我的器材清單,當時組了兩套系統,器材規格也差不多,所以同尺寸的墊材就購入了兩份,二大二小總共四塊。墊下去感覺聲音有提升也就算了,沒什麼想陶侃搬磚寫比較心得文的興致。未久買了 Solo UL,將兩套系統合一。大黑金石繼續擔任墊材,大龐貝石則隨便放在電腦系統下。我的電腦系統不是拿來聽音樂的,石頭也只是放著幫忙散散熱而已。另外兩方小石則繼續待在訊源下,間或心血來潮時替換。


        昨日 (9/20) 朋友問起這兩樣墊材的差別,我當下直覺回答黑金石解析度較高點。晚些以訊源墊材實測時,仍覺僅音場與解析度有些許不同,差距並不是非常明顯。墊材們拿來換去,雖大小相同,持放間卻感覺重量不太一樣,於是簡單地測重並計算密度:黑金石約為 3.2 g/cm3 ,龐貝石則約 2.4 g/cm3。大理石與花崗石之類常見石材的密度約為 2.6-2.8 g/cm3 ,龐貝石的數值略低於此,而黑金石則高多了。除了密度外,墊材另一項常被討論的屬性是硬度。根據店家提供的資料,龐貝石的這項數值是大於黑金石的。硬度需特殊器材方可測定,就姑且採信店家說法吧。但遺憾的是,聲音表現與這些數據間似乎不存在關係式。

        計算完密度後,想想一不做二不休,要玩就玩大的。早先只動了訊源下的墊材,現在索性再多增加一項變因:將大龐貝石由電腦系統下挖出,放到了耳擴下。一聽之下大驚,耳中所聞竟與我已聽慣的大為不同。聲音範圍變窄,而長度拉深了,音場形狀由短軸平行視線的橢圓,變成長軸平行視線的橢圓,且聲音擠得離聽者更近了。除了音場外,聲音的感覺也不同了,聲底鬆散,軟綿綿的沒什麼力,有時還會略為模糊。空氣感明顯,聲響自然地發散,但衰減也一樣嚴重,感覺離聽者越遠的樂器越小聲,且會被其他愈近的樂器聲音影響。穿透力較弱的聲音則容易被蓋掉,或與其他聲音攪成一鍋粥。中低音的某頻段更是奇妙地經常性鬼隱,我幾乎聽不到。這些不同點在更動訊源墊材時就已部分顯現,但改換耳擴墊材卻讓差距亦發明顯。耳擴換墊材的影響比訊源還要強很多,這點倒是我始料未及的。

        簡論兩者優點,龐貝石聲音柔軟,部分敲擊樂器聲音質感頗佳,高頻華美。而黑金石的音場、聲音結像力與解析度都好,聲底強而有力,但還不到猛烈的地步。若讓我來評斷勝負,個人認為除非有特殊理由 (審美之類),不然黑金石都應該會是較佳的選擇。


        最後附上測試中使用的器材與音樂。

器材 (我退燒很久了,請不要戰搭配謝謝)
耳機 AKG K701
耳擴 Graham Slee Solo Ultra-Linear
訊源 Apple PowerCD
訊號線 極限小張 Silver 3
電源線 老田 Jesus (PSU 1)、老田 Promise (Keces PT-111 隔離變壓器)

音樂 (皆為正版 CD)
Beethoven, Ludwig van.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Eroica." Minnesota Orch. Cond. Osmo Vänskä. BIS, 2009.  延伸閱讀:本人樂評
Brahms, Johannes. Symphony no. 3 in F major. Die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 Cond. Daniel Harding. Virgin Classics, 2001.
Chopin, Frédéric.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minor. Polish Festival Orch. Perf. and cond. Krystian Zimmerman. Deutsche Grammophon, 1999.
Glass, Philip. Powaqqatsi. Nonesuch, 1988.  延伸閱讀:本人電影心得文
Linked Horizen. 自由への進撃. Pony Canyon, 2013.
Mediterraneo. L'Arpeggiata. Dir. Christina Pluhar. Virgin Classics, 20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