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4/09/27

普賽爾《黛朵與埃尼亞斯》Purcell _Dido and Aeneas_


◎ Francesco Solimena, Dido Receiving Aeneas and Cupid Disguised as Ascanius, prob. 1720s,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此主題畫作中我最喜歡的一幅。


        我不常「聽」歌劇。歌劇中包含歌曲與戲劇,而「聽」只能接收到前者的資訊,無法以想像力彌補視覺之闕,在我看來是不太有意思的。且一般歌劇動輒兩三個小時,想跟上劇情得邊聽邊對照歌詞本,個人覺得長時間下來有點痛苦。因此我偶爾會看歌劇影片,或進國家戲劇院觀賞演出 (題外話,NSO 近年的歌劇演奏水準有顯著提升,頗令人刮目相看),卻鮮少純粹聆聽。Henry Purcell (1659-95) Dido and Aeneas 是少數我願意一再聆聽的例外,主因是它的長度不過五十分鐘上下,臺詞的數量不多,且使用的語言還是英文──雖然是與現代不盡相同的 Early Modern English,但還在可理解範圍內。

        Dido and Aeneas 於 1688 年首演,全劇共三幕,是 Purcell 唯一的歌劇作品。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空氣中瀰漫著動盪不安,這百年間她歷經了內戰、共和、復辟等……一堆難以細數的狗屁倒灶。而音樂藝術也與政治掛勾,假面劇 (masque) 、義大利風格的歌劇 (opera),以及英式歌劇 (semi-opera) 等依主政者喜好與需求輪番登上舞台。英格蘭長期受法蘭西影響,假面劇傳統一直屹立不搖。Dido and Aeneas 雖稱歌劇,骨子裡也脫不了假面劇的元素。純義式的歌劇得再等個百年後,才會完全征服這塊土地。

        先說劇情吧,這樁羅曼史源自羅馬詩人 Virgil (Publius Vergilius Maro, 70-19 BC) 的史詩 Aeneid。史詩主角 Aeneas 為特洛伊王子 Anchises 與愛神 Venus 之子,原是荷馬史詩 Iliad 中的人物。Virgil 由舊籍中借用了這個腳色,為他編寫了逃出特洛伊,最終落腳義大利半島的故事,將 Aeneas 尊為羅馬的開拓先祖與第一位英雄。

Universal History, ca. 1460s, f. 171, Biblioteca Casanatense, Rome, Ms. 233. 十五世紀法蘭西對 Aeneas 逃出特洛伊的想像,由 Loyset Liédet (1420-79) 繪製。

        Aeneid 除了建立羅馬人的始源神話外,也提供了羅馬與迦太基屢次交戰的起因。根據文本,Aeneas 攜倖存者逃離特洛伊後,依循亡妻鬼魂的指示,乘船往西尋找命定的安身之土。航行途中於迦太基停留時,與新寡的女王 Dido 陷入熱戀。雖然兩人猶如天雷勾動地火 (其中自然少不了 Aeneas 的愛神老媽與老哥的推波助瀾),但不解風情的神使隨即前來催促 Aeneas 動身完成使命。得知將與愛人分離,心碎的 Dido 以 Aeneas 的配劍自殺,死前並預言 Aeneas 與她的人民 (i.e. 羅馬與迦太基) 將陷入永遠的爭鬥中。

        Aeneid 於十六世紀被譯為英文,而 Purcell 的劇本則來自詩人 Nahum Tate (1652-1715) 的改編。在 Tate 筆下,Dido 與 Aeneas 的相戀與結局與原作一致,但箇中情節就有點不同了。最大的歧異是反派腳色巫師 (Sorcerer) 與女巫們 (Witch) 的登場。原作中的 Aeneas 是基於使命而離開 Dido,因為是神意與命運的安排,故事結局僅留無奈而已。但歌劇中 Aeneas 離去的原因卻是受巫師派出的偽神靈 (Spirit) 所騙,悲劇收場是反派針對 Dido 與迦太基的惡意一手造成的。

◎ Claude-Augustin Cayot, Death of Dido, 1711, Musée du Louvre, Paris. 同時呈現了 Dido 的自殺與火葬場景。

        由於 Tate 曾在先前的詩作中將 Aeneas 喻為 James II (1633-1701),以迦太基象徵英格蘭。因此有一說認為此劇中使用了同樣的類比手法,並藉由 Aeneas 被誘騙離開迦太基的情節,指責 James II 出逃英格蘭的行為並不全然恰當。政治隱喻常能提供許多新的解讀方式,不過此劇中的暗示無從稽考,姑且先存而不論吧。在我看來,劇中明帶政治味的臺詞,只有 "When monarchs unite, how happy their state" 一段,歌詞中使用了大量當年的關鍵字,又言君王 (與國家) 的聯合將帶來幸福與戰勝敵人的前景。其中喻意,時人或許一看即知?

        接著談談腳色們吧。女主腳 Dido 是個性格剛烈的女王,無疑為本劇核心人物。男主腳 Aeneas 相較下描寫不多,是個典型的希羅神話英雄。說來奇妙,兩人雖然是愛侶,但幾無對話臺詞,連互訴衷情的重唱也沒有。唯一的對唱出現在第三幕,Aeneas 將揚帆遠去前的訣別之時。Aeneas 先自敘心中徬徨無主,Dido 則覆以「儘管去追尋你的國度,讓被你拋棄的我死吧!」Aeneas 一聽此語心生不忍,轉念想違抗神意為愛留下。但 Dido 不領情,反而百般趕他走,甚至說出「即使你反悔,也無法彌補我受的傷害──你曾起過離開我的念頭所致的傷害」(歌詞為本人意譯)。講到 Aeneas 如期離開,可見 Dido 性烈之一斑。

◎ Claude Lorrain, Aeneas's Farewell to Dido in Carthago, 1676, Kunsthalle, Hamburg. 這位畫家以風景畫著名,基本上人物與主題只是陪襯而已。

        這齣戲並不長,要增添主腳的立體感,旁人的襯托是很重要的。本劇的綠葉腳色是 Dido 身旁的兩位女性,妹妹 Belinda 與無名侍女。個人以為歌劇不是只聽主腳表現的,若一位歌手的唱功技壓全場,我會認為演出的選腳多少是有問題的。雖然焦點必然集中在 Dido 身上,但這兩位女性腳色也各有表現機會。Belinda 在第一、二幕有數首詠歎調,無名侍女在這兩幕中也有領唱的段落。Dido 的演出自然搶眼,但這些樂段皆是好聽的佳作,輕忽未免可惜。

        演唱之外,Belinda 一腳在劇情上也占了關鍵的地位。Dido 情感內斂,她對 Aeneas 的戀慕之情是由旁觀者清的 Belinda 首先戳破。而當 Aeneas 主動表白後,Dido 的回應也是藉 Belinda 之口迂迴地說出。在感情方面,Belinda 的紅娘腳色無庸置疑。由 Belinda 代打告白不但襯托出了 Dido 的個性,歌詞中還點出了「她的眼神透露了口舌否認的愛火」(her eyes confess the flame her tongue denies)……亦即 Dido 根本是個口嫌體正直嘛,這妹妹真是專業~XD

        Dido 臨終前的詠歎調 "When I am laid in the earth" (AKA "Dido's lament") 是本劇中最著名的樂段,曲調柔緩動人,也常出現在獨唱會曲目中,多有盪氣迴腸的演出。但細觀歌詞內容,Dido 並非哀嘆自身命運或愛人無情,而是在安慰身旁的生者 (照前段劇情看來,就是 Belinda 了)。因此唱得纏綿悱惻、賺人熱淚,或許反而格格不入。且整齣劇看下來,Dido 是位個性自制的女子,情緒表現得太過強烈也不符合腳色形象。因此我認為 Purcell 年代的清淡古樂唱腔比較適合演唱 Dido,其後發展的美聲唱法與顫音修飾則顯得過於張揚了。


        最後提幾個我認為值得一聽與看的版本。Dido and Aeneas 現存最早的完整樂譜是距首演已近半世紀的 1740s 才出版的,故部分樂段已確定亡佚。據我所知,目前樂譜版本至少有三個,所以每分錄音用的譜多少會有點差異。大體而言,各版本的歌唱部分的樂段是差不多的,只是反覆與否,以及演唱由獨唱或合唱團有點細微的差異,出入較大的是劇中的舞蹈與純演奏部分。


1. Catherine Bott, Emma Kirkby, etc.
The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
Cond. Christopher Hogwood (1992)


        個人心中最好的版本,整體歌唱與演奏均佳。指揮 Christopher Hogwood (10 Sept. 1941 – 24 Sept. 2014) 日前過世了,他是我很喜歡的指揮家,僅此紀念一下。

        Emma Kirkby 超讚!我認為她唱的 Belinda 為各版本中最好的,尤其第二幕的牧歌 "Thanks to these lonesome vales" 是非常適合她聲音的曲調 (低調的 mp3)。Kirkby 也曾演唱 Dido 一腳 (1981),技巧方面沒話說,只是我認為音色不盡適合,且聲線與該版的 Belinda 過於接近了。

        除此之外,本版的反派腳色相當傑出,聲音一聽就是壞人樣,且不會做作到不好聽的地步。有些版本的壞人不會特別變聲,有的則會刻意壓出扁平的聲音,前者聽起來太正派,後者則實在不太好入耳。這個版本就恰到好處 (低調的 mp3)

        結尾樂團重複了一次 "With drooping wings ye Cupids come" 的演奏部分當作終曲,個人喜歡這個處理方式。同樣的作法只在兩個版本聽過,其他都是合唱團唱完直接結束了,總覺得有點突兀感呢。


2. Susan Graham, Ian Bostridge, etc.
Le Concert d'Astrée and European Voices
Cond. Emmanuelle Haïm (2003)


        可能是目前錄音最佳的版本,還得過 2005 年葛萊美歌劇最佳錄音獎 (The Best Opera Recording)。Virgin Classics 發行的古樂唱片錄音與後製大多品質不凡,EMI 為華納集團收購後,Virgin 併入 Erato 之下,目前新出唱片聽來水準依舊。

        指揮 Emmanuelle Haïm (1967-) 將樂器與演唱間的平衡掌握得很好,整體相當有衝勁與活力。第二幕無名侍女演唱的 "Oft she visits this lone mountain" 樂段中魯特琴、大鍵琴等聲音生動鮮活,頗有發燒片的感覺 (低調的 mp3)。但第一幕 Belinda 與無名侍女的重唱 "Fear no danger to ensue" 不太協調,那段是我很喜愛的樂曲,所以在心中稍微扣分了。


3. Sarah Connolly, Lucy Crowe, etc.
Choir & 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Cond. Steven Devine & Elizabeth Kenny (2009)


         歌手與樂團表現俱佳,合唱團與樂團分散配置的遠近應答感還不錯。樂譜採用了最新考訂的版本,增加了部分純演奏樂段,並修復了些原已佚失的樂曲 (eg. Act II 結尾),全長近七十分鐘。除發行錄音外,也有現場演出的 DVD。

        這個版本應該較接近本劇原來的面貌,吟唱、演奏與舞蹈片段交相錯置,讓表演者能有充分時間休息。但這樣的增修讓全曲變得有點冗長……因為習慣了原本的版本,我在新增的樂段常不自覺恍神。另外個人覺得這版的 Belinda 與無名侍女歌手若互換,將較符合設定的聲音類型。


再提兩個 Youtube 上的版本:


4. Romina Basso, Nuria Rial, etc.
Ricercar Consort & Collegium Vocale Gent
Cond. Philippe Pierlot (2006)



        演唱會型式的歌劇,由六位不同音域的歌手包辦所有腳色。雖然沒有穿上戲服,但歌者演唱時的眼神交會與小動作都很有趣。一般歌劇影片剪輯時,常會著重演出者動作與舞臺整體的鏡頭,很少直接特寫表情。這場演出的歌手則大都面朝觀眾席,且沒什麼肢體動作,所以能持續拍攝特寫臉部。部分歌者表情很入戲,特別是兩位年輕的女高音,有時讓人看得會心一笑,相當有趣。

        女高音 Nuria Rial 這時有點略不穩的感覺,但後來成長得很不錯,個人很期待她的發展。也大推另一位高音 Céline Scheen 的各種顏藝與聲線切換。她兼唱正派的 Second Woman 與反派的 Second Witch 二腳,演唱後者時臉部表情與聲線都切換了,頗有壞人感,值得激賞。人正唱功好又放得開,可能是少數讓人看了心情愉悅的反派。

        Romina Basso 演唱的 Dido 相當直接,沒有過多沈溺。個人覺得單論外型,她最符合我心中剛毅的 Dido 女王形象。她沒什麼臉部表情,但第一幕戳中心事橋段時竟小抬了下眉毛 (06:12),害我不小心笑了出來~XD

        這場演出或許因為表演形式的關係,有些樂段被刪減了,例如 Aeneas 的進場,以及暴風雨的效果音。演出後也沒有發行錄音,我覺得蠻可惜的。指揮 Philippe Pierlot (1958-) 2012 年曾來臺演奏過維奧爾琴 (viola da gamba),本人有幸恭逢其盛,希望哪天可以整團拉來巡演啊。


5. Maria Ewing, Rebecca Evans, etc.
Collegium Musicum 90
Cond. Richard Hickox (1995)



        BBC 拍攝的電影版,於 Hampton Court House 取景,也有發行 CD。由衣著看來,設定時代背景應為十七、八世紀左右的英格蘭,大概是想重現 Purcell 年代的演出吧。

        因為是電影版,所以畫面、鏡頭等都很漂亮,非尋常劇院演出能比。電影也能做到一些舞台無法演出的橋段,例如模糊地呈現 Dido & Aeneas 在行獵間發生的兒童不宜事件 (我得聲明歌劇老少咸宜,原劇本中可是沒有這段的!Aenead 中有隱晦的描寫,電影情節則算是改編了)。但結尾沒能重現原作中 Aeneas 在遠去的船上看著火葬 Dido 的燎煙升起,個人覺得很可惜,那幕悲情得令人印象深刻啊。


        附帶一提,"Dido" 的發音應為「黛朵」,而非「狄朵」,中文世界常有譯錯的情形。Dido 在其他羅馬時代的材料中又被稱為 "Elissa",故本劇中臺詞也有出現此名。關於 Dido-Elissa 的問題其實蠻多的,說「又稱」是簡化中的簡化,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再查找外文資料。

        另外,電影 Before Sunrise (1995,中譯《愛在黎明破曉時》) 的開場配上了本劇的序曲。此片故事來自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1960-) 的親身經驗,拍片的理由之一或許是想試看看有無可能與當年的女孩重新聯絡上。但在拍攝了續集 Before Sunset (2004) 後數年,Linklater 才得知那名女孩早在多年前因交通事故身亡,連第一部電影都沒能看到。這結局──兩人的分離與女方的死去──與 Dido and Aeneas 有點驚人的即視感,我若是導演,心中定會對選用這首曲子開場感到難受以及不安的。不論是巧合或預言,只是閒聊雜談而已,還是放寬心、聽音樂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