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3

佛瑞《安魂曲》Fauré Requiem

        手上目前有的佛瑞安魂曲三版本簡評。


Seiji Ozawa / BSO / BMG

        氣氛營造得很好,情感細膩,甚至感覺有點煽情了。管弦樂團的泛音很大,使樂器聲聽起來有幾分不真實。我認為不是我的器材問題,而是原錄音即如此。這片是三片中唯一在音樂廳錄製的。女高音是 Barbara Bonney,聲音沒話說,獨唱的氣勢很棒,氣韻連貫不絕。



Andre Cluytens / Orchestre de la 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 / EMI

        節奏明顯比其他版本慢,尤其在全曲開頭與結尾幾首。總長度拉到快 40 分,自己就一片了,還不需要填下其他曲目呢。層層疊疊的鋪陳出來,樂句進行的慢而清晰。進台詠很美。但有些地方感覺實在是太慢、略厚重了點。



Richard Marlow / London Musici / Conifer Classics

        Original orchestration. 所謂 original 其實也是版本眾多啦,總之是採相對較小編制編排。
在劍橋三一學院禮拜堂錄的,是這幾片中錄音效果最好的。合唱團聲線很漂亮,和樂團的聲音很恰當地融在一起。感覺清淡,沒有多加什麼,蠻冷靜的。但就是有分動人,單純由旋律中產出的。

        這種詮釋方式或許比較接近作曲家本意吧,佛瑞原意似乎是 pour rien (for no reason),就只是寫一首安魂曲而已。


        知名度較高的安魂曲中,我偏愛佛瑞的作品。其他安魂曲並非不好,但就是感覺少了些什麼,大概是人味吧。佛瑞的作品讓我覺得與情感最能合拍。安魂曲安死者之魂,但聆聽的生者也當被撫慰──我一直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