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7/05/07

NSO 到底坐哪裡好呢? Where is the Best Seat?

◎音樂會海報。

        4/30 下午去聽了這場──與其說是音樂會,不如說是國家音樂廳與NSO的音樂實驗。
     
        音樂廳的音響工程是門藝術。音樂廳中每個聲響的起始、延續、傳遞及衰減,都是音響工程師精心設計的成果。指揮領著樂團在不同場地演出時,也會視該場地的音響設計微調樂團的聲音。除了相關從業人員外,一般觀眾是看不到這些幕後準備的。而NSO這次就安排了一個稍稍破格的機會,邀請舞臺下的眼睛耳朵們一起來認識音樂廳的音響工程。

        音樂會由音響工程師宋正宏先生擔任講席,帶領觀眾與樂團進行了各項有趣的聲音實驗 (順便洗白國家音樂廳的音效其實沒那麼悲劇)。主講者說話還蠻有趣的,講座內容也是適合大眾的音樂工程入門知識,如聲音的傳遞,以及場地對弱音、抖音等的呈現等。以下只略記關於音樂實驗的部分。

實驗1. 觀眾大風吹


        這場音樂會票券不劃位,採自由入座,中間還安排了兩次讓觀眾大風吹換座位的機會。買音樂會的票時,該選哪個位置總教人猶豫。我自認跟國家音樂廳還算熟,購票時也是每每在螢幕前天人交戰。雖然同個場地聽久了自會有心頭好,但畢竟每場音樂會演出狀況不一。且當下人已坐在A位聽,總不可能又分身去B位聽,因此心中多少有「說不定別的位置更好聽呢?」隔岸觀花最美般的疑問。

        這次我選的三個位置都在二樓。由於樓上座位的聲音受場地反射情況較多,易造成視覺與聽覺的方位感不統一,所以我這幾年都偏愛坐在與舞臺同層的二樓。本來想試試看樓上包廂席的視野與聲響,但大風吹時間不夠我爬上樓,且主講者也不鼓勵這種會加速心跳影響聽感的行為,遂罷。

        一開始坐在15排中間區雙號側(面向舞臺右側)。15排是我聽獨奏或小編制樂曲會選的位置,大概是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我總喜歡揀單號側(面向舞臺左側),坐雙號側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出來。這座位正好面對交響樂團的銅管部,更是我平常不會選的位置。但既然有換位置的機會,那當然要挑個比較特別的地方開始。

        此處的聲響與我預期的差不多,銅管的威力雖強但大致在可接受範圍。直到第一次大風吹前的火鳥終曲──長號催下去加成正前方的聲音快速傳導,瞬間音量大得掩蓋了樂團其他部分,使弦樂等聲音硬是慢了那麼一點才進到耳朵裡,感覺銅管與其他樂部像不在同個拍點上一般……雖然聲音還算能接受,但以後來聽有大量銅管的大編制應該會避免坐這帶,被轟過一次就很夠了 XD

        接著換到21排單號側走道邊。本來起了玩心想坐到最後排,但發現光主講者的聲音就聽不太清楚了,為避免樂團的演奏也一樣朦朧,還是前移到了沒有上方遮蔽物的排數。我因為錄音聽慣了,喜歡買中間的位置,但事實證明側邊座位的聲音偏移感不若想像中嚴重,且視野反而不錯,可飽覽整個舞臺。當然距舞臺遠看不太到個別樂手,但這點在中間的位置也差不多就是了,後者還有一堆人頭擋視線呢。

        最後換到7排中間區偏左。比起聽感,我相對不重視視覺,所以平常很少會坐到10排以內,離舞臺這麼近的位置是蠻新鮮的。這位置的聲音也與我預期中不太一樣。原本以為大編制的音量會很大,但大概是隔了舞臺共振之類的,聲音反倒感覺比一開始的15排要小,由此可見聲音傳導果然不是越近就越大聲的。

        這三個位置應該都是我平常不會選的,有機會試一下聽感實在是有趣極了,是可作為之後買票參考的寶貴經驗。

實驗2. 樂曲聲部的消失


        交響樂是由各樂器的聲部組成的,不過如果少了部分聲部會如何?這個實驗的前提是建立在音樂廳的音響設計對各頻段聲響都有一定程度的呈現,並能讓觀眾感受到少了某些樂器的差別。

        實驗樂段是火鳥的序曲及終曲片段。這兩個樂段的聲音動態差距非常大,序曲極弱,終曲極強。但不論哪個曲目,樂器的減少都非常明顯。特別是有如背景音般的大鼓、低音號、低音提琴之流,其實不若想像中的影薄。少了某部的音樂一出,就是有「啊這嘛是發生啥咪代誌」,滿臉黑人問號、說不出哪裡不對勁的感覺。套句主講者說的,「沒失去過不知道原本的美好,你們現在心中一定很空虛吧」 XDDD

        不過我心中的空虛是來自對這曲目的熟悉,若是完全不熟悉的觀眾,不知道會不會有同樣不對勁的感覺呢?還蠻好奇的。

實驗3. 一片明鏡的舞臺不是好舞臺


        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奏時,團員腳下的舞臺並不是平坦的,而是有著高低階梯段差。這些高低差除了有助團員與指揮間的指示溝通外,還有著更重要的音響作用。

        國家音樂廳的舞臺天花板部分是往內降低的,由前到後大約差了兩公尺 (11→9m)。若舞臺部分也墊高的話,則能使後排的聲音比較順利地傳到觀眾席,樂手可以省點力氣,也方便指揮調整樂團聲音。主講者說指揮帶團若碰到一片平坦的舞臺,因為很麻煩所以會很生氣……(臺下似乎有不少指揮頻頻點頭)

        實驗樂段是天鵝湖的情景。在舞臺沒墊高的狀態下,搭當主題的雙簧管和樂團感情如膠似漆,你儂我儂糊成一鍋粥。弦樂部因處在離觀眾最近的位置,在整個樂團中的存在感特別強烈。舞臺墊高了以後,樂團中不同樂器的層次才顯現出來。雙簧管的獨奏得到該有的突出地位,樂團的其他部分則在襯托之餘較為和諧。白天鵝總算看起來比較像在湖面上游動了,相較下剛剛根本是溺水版 XDD

實驗4. 樂團大搬風


        不僅觀眾換座位,連樂團也一起來玩大風吹了。NSO目前採用的是現代(標準 / 美式)座位配置,即第一、第二小提琴置在舞臺左側,與大提琴、低音提琴隔著中提琴部相對。為了讓觀眾體會樂團座位造成的音效差異,NSO首先將座位換成了第一、第二小提琴相對,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居舞臺左側的的傳統(歐式)座位配置。接著又縮減了樂手間的座位距離,讓指揮與樂團一起往舞臺後側內縮。

        實驗樂段同樣是天鵝湖的情景。兩部小提琴採相對位置時,感覺湖面一瞬間被拉得寬廣開闊,舞臺像瞬間從醉月湖搬到大湖公園一樣 XD 而縮小座位間距時,樂團的聲音有種緊實,能量更集中的感覺,銅管部的共鳴似乎更強了。

        另一個換座位實驗則是小編制樂曲的演奏者呈坐姿、站立與分散站立對聲音的影響,實驗曲目是席巴女王的進場。樂團先以常見的座位配置坐姿演奏,再換同座位站立演奏,接著全體團員各自分散到舞臺四周站立演奏。

        比起坐姿演奏,站立演奏可以感覺到與發聲源距離較遠,但大概是由於舞臺的關係,弦樂的共振反而更加強烈,更好聽了。至於分散站立演奏嘛……比較像是搞笑用的 XD 像這種無指揮的小編制演奏,節拍必須靠領奏首席的提示。彼此離得遠遠的除了讓聲音能量發散外,根本是考驗首席的眼力與團員間的默契嘛 XD

總結


        非常有趣的體驗。本來只是被選位主題吸引進來,但各項實驗設計得很用心,還讓人學了點音響工程的知識,瞭解了音樂廳中的聲音除了發出聲音的人與樂器外,也取決於環境周邊因素。國家音樂廳與NSO真該多辦點這種實務講座,推廣下這些「你所不知道的XXX」的冷知識,讓愛樂者能更知其所以然一點。

        稍稍可惜的是,講者的麥克風殘響有點嚴重,有些語句聽得有點不分明。不過想想這個音樂廳本來就不是設計給人在臺上拿著麥克風唱歌說話的?XD 另外由於本次實驗項目程序太過多而複雜,以致主講者多次弄錯了實驗順序。下次再辦類似活動,也許該設計一份程序單,一項項照著打勾完成會讓流程比較順暢。不過瑕不掩瑜,總歸依然是場精彩的講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