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3/11/11

從芝麻街 123 號游向大海:橡膠鴨 (rubber duck) 與黃色小鴨


        黃色小鴨,這只名小體巨的橡膠鴨是媒體的近日寵兒。「黃色小鴨來了」、「全民瘋賞鴨」等字樣幾乎每天出現在新聞中。中秋節天兔颱風離境後,小鴨重新充氣的畫面還成了新聞主播的背景,短短數十秒影片不停重複播放,真服了那些百看不厭的人。十月初我回了趟高雄,利用國慶日隔天到這只巨鴨旁親自走了一遭。在去與回程的公車上 (非黃鴨接駁車),竟各遇見了一組全家出動,扶老攜幼去看鴨的人馬。為何知道他們要去看黃鴨?──因為這兩組人馬的第二與第三代 (即父母與小孩) 皆身著刺眼的亮黃色小鴨 T恤,並攜帶各種小鴨周邊,實在讓人很難無視。至此我對黃鴨的人氣高昂與商機無限已無懷疑,但何以至此?




        先來談談橡膠鴨 (rubber duck) 吧。最早的橡膠鴨年代已不可考,但材質既是橡膠,故至少應是十九世紀下半葉橡膠能以商業規模生產後的產物。早期橡膠鴨使用硬橡膠或比較便宜的乙烯 (Vinyl,約 1920s 使用) 製成,底部也沒有孔洞,之後才改良為可擠壓與發聲。除了最常見的黃色造型外,橡膠鴨的面貌可說是變化多端。目前世界上收集最多橡膠鴨的金氏紀錄保持者擁有多達 5,631 只橡膠鴨 (2011 年時),動作表情與顏色配件各不相同,但大致共通點是材質──當然了,不用橡膠哪能稱橡膠鴨──與平坦的底部。[1]

        橡膠鴨的身世不是很清楚,看來也並非專屬任何國家或地方的特殊物品,但若論及文化關連,美國或許是程度最深的國家。美國與橡膠鴨的牽連源自長青兒童節目《芝麻街》 (Sesame Street)。《芝麻街》自 1970 年起於公共電視網 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放送,節目內容頗具教育性,並獲艾美獎 (Emmy Awards) 無數。芝麻街的主角為各色布偶 (muppet) 搭配部分真人角色,此外還會邀請各界名人們共同參與演出。布偶們扮演的是觀眾 (兒童) 的投射角色,於是為了對應現實情況,部分角色會擁有自己的慰藉物品 (comfort object)。而主角 Ernie 的物品就是只橡膠鴨,它的暱稱是 Duckie。

◎Ernie's Duckie,圖片來源:Rubber Duckie (duck) - Muppet Wiki

        根據角色設定,Duckie 是 Ernie 最珍愛的物品 (慰藉物與兒童關係通常如此)。Duckie 不僅是 Ernie 的入浴伙伴,也常與主人一起出現在其他節目橋段中。Ernie 常會對它說話,並附耳假裝傾聽它的回答。1970-80 年代幾首以 Duckie 為主題的共演歌曲更將橡膠鴨的知名度推到高點。洗澡歌 Rubber duckie (1970) 成為 Ernie 的標誌歌曲,並紅到被提名葛萊美獎。Ernie 對 Duckie 的愛不釋手則在 Put Down the Duckie (1986) 中表露無遺,曲中描述 Ernie 想吹奏薩克斯風,卻因捨不得放下手中的 Duckie 而無法令樂器正常發聲。這首歌曲發行時,每個上《芝麻街》的名人皆額外錄製了此曲的特別片段。這些片段在季末被剪接成一只星光燦爛的 MV,共有兩個版本。看到一群名人們或唱或跳力勸 Ernie 放下橡膠鴨,實在有趣極了。


另一首 Ernie 與眾布偶合唱的洗澡歌 Do De Rubber Duck (1986)。歡樂又電波,個人還蠻喜歡的 XD。

        《芝麻街》中不只 Ernie 擁有橡膠鴨,爵士樂演奏家 Hoots the Owl (如其名是隻貓頭鷹)Put Down the Duckie 的 MV 結尾也拿出了自己的橡膠鴨。另外還有其他角色同樣擁有橡膠鴨,但它們並未將橡膠鴨當成慰藉品,也沒有專門的角色歌配合,故形象連結不若 Ernie 與 Duckie 緊密。類似型態的橡膠玩具在芝麻街中也另有戲份,例如 Ernie 的好基友兼同居人 Bert 的洗澡搭檔就是只橡膠鴿子。

        《芝麻街》持續地放送了四十餘年,2008 年的調查估計全美約有 1/4 人口曾在兒童時期觀看過此節目。而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更大增了橡膠鴨的知名度,使橡膠鴨不再只是兒童節目的物品,甚至在流行文化中也占了一席之地。

        除了美國外,橡膠鴨的人氣在大英國協內也不斷增長。2001 年,《太陽報》報導了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浴缸旁放著只帶著王冠的橡膠鴨。此消息造成王室粉絲的購買熱潮,橡膠鴨一時蔚為風尚。大英博物館 (British Museum) 的紀念品中也有一系列展現英國創意的百變造型橡膠鴨:穿著日本武士、羅馬士兵護甲的,還有大鬍子並配備盾牌的維京戰士造型,甚至戴著頭冠與假鬍子的史芬克斯。[2]

我親愛的學姊帶回來送我的史芬克斯橡膠鴨,與大部分塑膠產品一樣是大陸製。最大的特色是有眉毛有耳朵有爪子,似乎稱之為人面鴨身像也挺恰當的。大陸阿嬤的塗工不夠細緻,不過還算可以接受。其實寫這篇文的目的是為了曬這隻 (誤)。

        再回到黃色小鴨。橡膠鴨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黃色巨鴨為何在英美以外地區再掀風潮?除去可愛之類的主觀形容詞,有人解釋為與觀看者的童年回憶有關。然橡膠鴨雖然價位不高貴,我卻對此說法存疑。以個人經驗而言,橡膠鴨是種與泡澡強烈關連的玩具,若家中沒有浴缸或泡澡的習慣,會擁有此玩具的機會似乎並不大。此外,參觀黃鴨的六位數觀眾難道人人皆有把玩橡膠鴨的回憶?總覺得難以想像。我認為黃色小鴨風行的原因應當與此正好相反,它並非藉由回憶與特定個人連結,而是根本被「景點化」了。黃色小鴨縱使本質上是只橡膠鴨,但鑑於外貌與造型的種種不同,我想觀光客到訪的原因並非為了滿足兒時回憶,而與到各「賞櫻」、「觀潮」景點相近些。

        書籍中、網路上可以找到數千萬張美麗的景點照片,為何人們到現場還是快門按個不停?在觀光社會學的分析中,拍攝景點照片是一種創造意義的過程。觀光客們藉由拍照行為,製造個人與景點的特殊聯繫感,這也是為何旅遊照片通常只對拍攝者別具意義。身為景點的黃色小鴨非常適合拍照,因為體積大佔地廣,即使腳下擠滿了群眾,依然可以拍出沒有路人搶鏡頭的黃鴨照。更棒的是還可以利用遠近錯位拍攝各種假想互動的照片,徹底滿足創造個人化意義的慾望。[3] 最厲害的是,這個景點還是有時效性的,時間一到,黃鴨就會「游」到別的地方去了。一個景點的風行與否和設計理念或觀眾經驗不見得絕對相關,黃鴨設計師成功的原因或許是將只浴缸裡的橡膠鴨變成了個限時景點,再加上媒體炒作大肆渲染,促成了黃鴨風潮一路熱燒。

設計對白:Time's up, bye then~

        現代旅遊景點的成功與否常常取決於傳媒,而媒體對黃鴨的青睞則應與今日新聞台的低成本製作生態有關。連我這種幾乎不看電視的人都能由路邊商家感受到一再報導的威力,可見媒體是多麼認真地炒作黃鴨線。此文兩個月前就想動筆了,但為了釐清我對黃色小鴨的態度,拖到此時才寫就。說到底我對黃鴨應是無褒無貶的,只是不欣賞媒體的一再炒作混新聞,以及應運而生的一窩蜂現象而已。設計師重新詮釋了浴缸裡的玩具,而媒體報導盡是老調無限重彈,不啻是個諷刺的對照。


        最後亂入一下,平平是放大版鴨子,國內設計師洪易先生出品的泣血鴨子就沒有黃鴨等級的火紅待遇了。不過若要看個三十分鐘,比起水上一坨黃黃的,我還寧願看這只。至少稍稍刺激、有樂趣一點。

◎洪易鴨,2012/11/08 攝於政大行政大樓。



         後記:為了寫這篇,我發現了許多兒時看《芝麻街》時不曾留意過的細節。Ernie 和 Bert 同住同睡房,只是分床睡。Ernie 半夜想到什麼 (自以為的) 好點子或想做的事就會跑去鄰床把 Bert 吵起來。這感覺……根本已經超越一般朋友的程度了吧。雖然官方否認它們之間有任何超越友情的情感,但在 1978 年的耶誕特輯中,Ernie 為了送 Bert 聖誕節禮物,不惜把它心愛的 Duckie 交換出去。嗯哼~真是好堅強的友情啊啦啦啦,深刻地感覺到童年持續崩壞中 (掩面)


                                      

[1]^ 資料來源:http://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rld-records/dedication/largest-collection-of-rubber-ducks 附帶一提,這個收集者也是個美國人。

[2]^ 大英博物館線上商店的商品頁面:
羅馬士兵橡膠鴨 (Roman rubber duck)
http://www.britishmuseumshoponline.org/invt/cmcp36180/?ref=lmzone
日本武士橡膠鴨 (Samurai rubber duck)
http://www.britishmuseumshoponline.org/invt/cmcp46810/?ref=lmzone
史芬克斯橡膠鴨 (Sphinx rubber duck)
http://www.britishmuseumshoponline.org/invt/cmcp34280/?ref=lmzone
維京戰士橡膠鴨 (Viking rubber duck)
http://www.britishmuseumshoponline.org/invt/cmcp42340/?ref=lmzone
這些橡膠鴨們還不便宜,每隻要價£5,折合新台幣約 250 元。

[3]^ 上兩句的主詞完全可以被替換成「巴黎鐵塔」、「比薩斜塔」等景點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