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2013/07/21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與維奧爾琴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 Viol


片名: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All the Mornings of the World)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 世界的每一個早晨
年份:1991
出品國:法國
片長:115分

        這是部有點年紀的電影了,描寫維奧爾琴大師 Sainte-Colombe (ca. 1640-1700) 與 Marin Marais (1656-1728) 師生間的故事。Sainte-Colombe 留下的作品不少,不過生平資料相對他擔任路易十四宮廷樂師的學生就缺乏多了,幾乎是一片空白。現有資料均顯示兩人間有師徒關係,但細節卻付之闕如。本片為同名小說之改編,小說作者 Pascal Quignard (1948-) 亦與導演 Alain Corneau (1943-2010) 一同擔綱劇本的編寫。Quignard 曾寫過數本有關 Sainte-Colombe 的小說,但以本作知名度最高,且也是目前唯一有英文譯本的。小說據說是根據可靠資料寫成的,不過我未曾讀過,也不知道他的可靠資料具體為何,故先按下不表。

        不管參考了什麼資料,至少從電影中能感覺到作者認真地做足了功課,對十七世紀的法蘭西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我看這類歷史電影時總喜歡注意一些枝微末節,特別是生活相關的。例如片中有幕洗衣房中的男女對話,Marais 喝了口 Madeleine de Ste Colombe 遞給他的酒後,皺眉說「加太多薄荷了」,Madeleine 則移開眼神,回答「那個禮拜堂很美」。這對話乍看下莫名其妙,簡直是雞同鴨講。但對話背景是當時酒類的主要來源為修道院,而在釀酒過程中添加各種香草是極其平常之事 (咸信有保存與消毒功能)。因此男女角的對話若換到今日大概是這樣:男:「這咖啡焙太深,豆子都死光了。」女:「那家咖啡店很潮。」(我絕對沒有趁機戳某連鎖店的意思)

洗衣房,Marais 於此景戴上了第二頂假髮。劇中 Marais 總共用了四頂假髮,長度與厚度的增加代表他地位與財力的逐漸提升。

        另一例是 Sainte-Colombe 一家所居農舍,屋內仍保留了中世紀的煙廚房 (smoke kitchen)。這房間由於時常生火,通常是家中最溫暖的地方,故除了廚房、餐廳外,亦兼具起居室與客廳功能。故 Marais 初次來訪時,Sainte-Colombe 就是在煙廚房中接見他的。而當國王的使者正式造訪時,為配合對方的身分地位,才改在建築物中應是最體面的小演奏廳會客。另外還有些有趣的細節,如使用的餐具、熱酒的方法等。這些「不屬於現代」的行為會讓我感覺到角色們似乎是真實地「活」在那個年代,而不只是搭好場景,將幾個現代人穿上古裝放進去。現在的中國古裝劇除了服飾與器物外,似乎都少做到這點,不論是何處製作的皆如是。這些細部不是投入資金多少決定的,端看編劇有無素養而已。

煙廚房一景,背後的壁爐連接建築物中最大的煙囪。

        貫串本片的關鍵是音樂,製作本片配樂的是西班牙維奧爾琴家 Jordi Savall (1941-)。大部分音樂來自 Sainte-Colombe 與 Marais 的現成作品,但片中場景多為獨奏或二重奏,故尚須改編與調整,因此也可以算是 Savall 的作品了。本片的原聲帶大概是 Savall 自有唱片品牌 AliaVox 中銷路最佳者,發行二十年來除了重新壓制外,還另出了 SACD,這在古樂界中是很難得的。原聲帶中收錄了片中出現的全部曲目,甚至還有沒出現的 (如 Marais 為 Sainte-Colombe 寫的墓曲 [Tombeau pour Monsieur de Sainte-Colombe],我沒印象在電影中有聽到)。擔任女高音的是 Savall 的妻子、AliaVox 當家臺柱 Montserrat Figueras (1942-2011)。他們的一雙兒女也是古樂演奏家,一家子曾合作了許多專輯。在古樂女高音中, Figueras 的音色並非我偏愛的類型,但她演唱了許多我陌生的曲目 (特別是伊比利半島的音樂),因此我還是為她的離世感到痛惜。看著他們一家合作的《時代的瞬間》(Du Temps and De L'Instant) 封面,想著這樣的專輯不會再有第二張了,心中頓時充滿感慨。

Du Temps and De L'Instant

        片中的另一個重點則是樂器。這對師徒使用的維奧爾琴 (Viol),義大利文全稱為 “Viola da Gamba”,意為「腿提琴」。“viola” 一字泛指以弓弦拉奏的鐘型樂器,此類樂器在歐洲主要分為兩個家族:“Viola da Braccio” (viola of arm,手提琴) 與 “Viola da Gamba” (viola of leg,腿提琴),前者即為現代知名的 “violin family”,後者則是曾風光一時,而今能見度較低的 “viol family”。此二家族的樂器乍看外觀相似,但來源與構造則迥異。顧名思義,這兩家族樂器的最大差別是演奏方式:violin family 靠在臂上,viol family 則夾在兩腿間,因擺放位置不同,故琴弓的握法和形狀亦有所不同。violin family 的特色是四根琴弦與弦間相隔的五度音程 (perfect fifth),有趣的是這些特性從十六世紀至今都未有大變動,因此 Amati、Strad 這些四百多年前造的樂器演奏之後寫的音樂也沒什麼障礙。viol family 則通常使用六根羊腸弦,但除了 Sainte-Colombe 的七弦琴外,史上也曾有使用四、五條弦的記載。共通點是每條弦間隔的標準音程是四度,而其中三弦會構成大三度 (major third)

Gateshead Viol Ensemble,圖中可見 Viol 不論大小,一律放在腿上 / 間演奏。

        弦樂器的最初起源大約在中東、西亞一帶,傳入南歐後,分別變體成了這兩個樂器家族的前輩。Violin 的前身可能是南歐的拉奏樂器 “Lira da Braccio”,[1] Viol 的祖先則是同樣來自南歐的樂器 “Vihuela”。[2] Lira 一般有七弦,看起來像指板旁多了兩條低音弦的五弦小提琴,不過這起源還有些爭議,亦有其他說法。Viol 的來源則相對確定,它的各弦音程、指板上的琴品等特色皆與 Vihuela 非常相似,承繼關係較為明顯。

Lira da braccio,右圖出自 Raphael (1483-1520) 繪製的 Apollo on Mount Parnassus (1510)。

        Viol 在十六、七世紀時曾相當流行,其音色被認為是最接近人類的聲音。所以電影中有段旁白描述 Sainte-Columbe 據說可以模仿所有人類能發出的聲音,其來有自。但由於 Viol 的聲音音量與穿透力皆不如 Violin,在十八世紀後逐漸減少使用,也不再列席於管弦樂團中,僅偶爾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個人認為 Viol 之被取代應與樂團編制、演出場地的改變有關,但未曾查閱這方面的資料,暫時還是省略不談的好。至二十世紀中葉,古樂復興運動帶起以「該時代的樂器」(period instruments) 重現「該時代的音樂」之風 (period performance /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Viol 始稍有逐漸再起的跡象。

1973 年成立的 Academy of Ancient Music (AAM) 是 period performance 的先驅之一。

        部分翻譯將 Viol 譯為「古提琴」,但我認為此名是不太恰當的。一來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Violin 與 Viol 兩家族的興起時間大約相同,都在十六世紀左右,故無所謂古、今相對;其次,Viol 固然能見度較低,但數百年來還是偶有作品與琴音迴盪,樂器亦未失傳亡佚;再者,使用此名容易招致誤會,令人以為「古」之 Viol 與「今」之某種提琴間有直接相承關係。但 Viol 就是 Viol,它和中小提琴沒什麼關係,和大提琴只是樂器擺放位置類似,僅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可算是其家族成員 (bass viol)。故音譯為「維奧爾琴」或意譯為「腿提琴」都比稱「古提琴」要好得多。目前似乎以用音譯名者為多,意譯名則意思不夠直白,因此我也傾向使用前者。

        Viol 與 Violin 兩家族的樂器不太相同,但現今我們常見的各式提琴,卻並非是單一家族發展的成果。小提琴、中提琴為純正的 violin family 成員,而大提琴與低音提琴身上卻雜揉了兩家族的特性 (很多人以為 Viol 是大提琴的前身,其實大提琴除了演奏方式外,其他部分還是比較接近 violin family 的)。故討論這兩個樂器家族時雖需注意兩者的不同處,但與其將它們當作兩條平行線,我想不如視為兩條生長中糾結的葛藤為好。提琴的類似組件畢竟還是不少,技術改進應當會是雙邊一起並行的。

Michael Praetorius, Syntagma Musicum. Wittenberg: 1614-1620. vol. 2, page XX-XXI.

        再回到這部電影。本片雖然評價尚稱不錯,也得了一些獎項,卻還是逃不了外語片在中文世界的通病──字幕翻譯得慘不忍睹、狗屁不通。英語片一聽還知道字幕翻錯,但我一竅不通的法語可就難了。這陣子為了想寫心得,再把這片挖了出來複習,想想只記得中文字幕很爛,但爛到什麼程度倒是記不得了,於是再檢查了下。一看不得了,有個字幕居然把 Viol 翻成「小提琴」!如果理智斷線可以發出聲響,我還真希望能讓翻譯這字幕的人聾掉。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於是決定自己下海來翻譯字幕!(自吐嘈:這什麼超展開)

        雖說要翻譯,不過我依然不通法語,於是只能借重英文字幕參考。找了兩版英文字幕來對照後,才發現過去看的英文字幕在專有名詞的翻譯上也有點問題,令我產生了點誤解。[3] 語言的隔閡有時實在令人充滿無力感,都不知道什麼是能相信的了。又為此事參考了一些網路上的字幕製作原則,其中有篇文章列出了翻譯字幕時會用到的各類參考辭書,當中大部分都是科學、醫學等專有名詞辭典,僅寥寥數本與文化扯上關係。而這幾本鳳毛麟角也只關乎外在物質 (建築、美術、服飾等),沒有任何一本相涉內在精神 (宗教、文學、哲學等),更遑論歷史了──根本鬼隱。就算是商業片,製作字幕完全不需要歷史文化知識?我看也未必。世間風氣如此,僅嘆三聲無奈而已,還是繼續聽音樂實在些。


2014/06/15 補記:
        依稀記得看過有網上中文評論指出:電影中 Marais 還未入 Sainte-Colombe 門時,Sainte-Colombe 卻拉出了首實際上是 Marais 的作品。這個不相稱處可能來自中文字幕翻譯產生的誤解。電影中有提及 Marais 躲在小屋下偷聽時,不僅偷學了 Sainte-Colombe 的拉奏技巧,還將聽到的和弦改造成自己的作品出版。因為多交代了這環,所以我認為師傅拉出徒弟的作品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1]^ Lira 也分為 Lira da braccio 與 Lira da gamba 兩種。後者又稱 Lirone,大約在十六世紀晚期為了提供持續低音而出現,頸上有琴品,弦用羊腸,數量介於 9-16 之間,演奏時夾在兩腿間。這些特點感覺比較接近 Viol,而非 Violin。


Lira da gamba,由 Laura Vaughan 演奏。

[2]^ Vihuela 主要以手指或撥子撥奏,但其中一分支 Vihuela de Arco 是以琴弓拉奏的。Vihuela 也是吉他的祖先,故 Viol 與吉他構造上有些許相似。

分別以弓弦拉奏與撥子撥奏的 Vihuela,出自十三世紀伊比利半島詩歌集 Cantigas de Santa Maria

Vihuela,看起來很像吉他吧?

[3]^ 例如電影中言 Sainte-Colombe 是個詹森主義者 (Jansenist)。詹森派 (Jansenism) 為活躍於十七、八世紀法蘭西的天主教教派,其思想大部分來自奧古斯丁 (Augustinism),主張因信稱義、預選論等。字幕中翻成了 “reformist”,但此名在基督宗教中通常專指抗議教派中的改革宗 (即 喀爾文派 Calvinism)。雖說詹森派持續被其最大對手耶穌會 (Society of Jesus) 攻訐為改革宗同路人,之後更被視為異端,但它們畢竟還是屬天主教會陣營,與抗議教派間可是隔著條壕溝呢。這譯法避掉了特殊的少用名詞,但卻反而搞錯意思了,亦不可取。
 

2 則留言:

  1. 這部是我極愛的電影之一......
    而這篇部落格文讓我注意到之前沒有發現的細節 :- )
    對了,也有一種遇到知音的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很喜歡這部電影,不過在臺灣似乎真是冷門到個極點了……

      刪除